图书介绍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2
  •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9676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电子政务-研究报告-中国-2012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1

一、中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1

(一)以数据处理为主要特征的探索试验阶段(1973—1983年)1

(二)以信息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纵向系统建设阶段(1983—1993年)2

(三)以业务处理为主要特征的重点业务系统起步阶段(1993—2000年)2

(四)以电子政务引领国家信息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全面推进阶段(2000—2006年)3

(五)以服务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深化应用阶段(2006年以来)4

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8

(一)建设成就9

(二)发展成效14

第二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架构21

一、中国电子政务整体架构的演进21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架构26

(一)电子政务网络架构演进的基本情况26

(二)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进展28

三、中国电子政务的应用服务架构30

(一)国家重点业务应用系统31

(二)地方电子政务实践34

(三)政府门户网站35

四、中国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架构36

(一)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情况38

(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有关情况39

五、中国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体制架构41

(一)法律法规41

(二)标准体系42

(三)体制机制43

六、中国电子政务整体架构的发展方向44

第三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48

一、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新形势48

(一)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阶段和新问题48

(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带来的环境变化53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执政能力提升需求57

(一)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57

(二)从管制到服务的转变58

(三)从非透明向透明的转变58

(四)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59

(五)从低效向高效的转变60

(六)从单一向多元方式的转变60

三、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与趋势61

(一)政府管理创新的目标和途径61

(二)地方政府创新的现状62

(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整体特点67

四、电子政务对政府改革的作用和影响68

(一)政府改革与创新对电子政务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68

(二)信息技术及电子政务在已有创新中的应用69

(三)电子政务对政府改革的积极作用69

第四章 信息公开与阳光政府75

一、驱动政府信息公开的因素75

(一)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75

(二)公民参与意识的提升76

(三)国际化因素的推动77

(四)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77

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回顾78

(一)对外开放与信息公开78

(二)农村基层政府的信息公开79

(三)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79

(四)全国性政府信息公开法规的制定80

三、以政府信息公开推动阳光政府建设82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全面建立82

(二)政府门户网站成为信息公开的主渠道83

(三)以阳光政府建设推进权力透明运行86

四、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89

五、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93

(一)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93

(二)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建议94

第五章 电子政务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97

一、“加速转型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97

(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内涵和特征97

(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00

二、推进电子政务,改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103

(一)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103

(二)应用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提高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105

(三)加强信用信息的互连互通,推进社会诚信建设106

(四)建设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信息平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107

(五)普及信息基础设施,提升电子政务平台的公共服务能力108

(六)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学习型社会110

(七)推进医药卫生领域信息化,改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111

(八)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113

三、推进电子政务,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114

(一)依托网格化系统平台,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115

(二)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模式116

(三)积极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53],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117

(四)探索自下而上的新模式,扩大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参与118

第六章 网络问政120

一、网络问政缘起和发展状况120

(一)我国网络问政发展的阶段划分121

(二)萌芽期:互联网成为社情民意表达渠道121

(三)发展期:网民维权成为热点122

(四)定型期:网络问政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123

(五)成熟期:网络问政的集群化和规范化126

二、我国网络问政的多元化模式128

(一)多种载体下的网络问政128

(二)网络问政的多元主导模式132

三、网络问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137

(一)广纳民意,推动转变政府职能138

(二)公开透明,提升民众认同感139

(三)化解分歧裂痕,复公信聚民心139

(四)促进政治文明与社会管理创新140

四、网络问政的发展趋势140

(一)网络问政开展的普遍化140

(二)网络问政运作的制度化141

(三)网络问政渠道的融合化143

(四)网络问政效果的实体化144

第七章 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146

一、推进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的背景和意义146

(一)基层政府处于为民服务的第一线146

(二)推进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是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148

(三)推进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是当前国家电子政务工作的重点148

二、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的总体进展149

(一)中央高度重视推进基层电子政务发展149

(二)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的环境持续改善150

(三)电子政务向城市基层延伸应用不断深入156

(四)电子政务向农村基层延伸应用逐步展开161

三、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的特点与问题164

(一)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的特点164

(二)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面临的主要问题166

四、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的典型案例168

(一)成都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168

(二)浙江“农民信箱”170

五、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的建议172

(一)强化政策引导173

(二)完善基础设施173

(三)保障资金投入173

(四)加强人才培养174

(五)推进试点示范174

第八章 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模式创新175

一、电子政务服务模式创新175

(一)南京阳光政务服务175

(二)上海市网格化服务177

(三)宁波81890热线服务179

(四)电子政务服务模式创新给人的启示181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应用创新182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促成电子政务发展转型182

(二)移动互联网与电子政务应用183

(三)云计算与电子政务应用186

(四)物联网与电子政务应用190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应用194

三、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创新196

(一)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创新的驱动力196

(二)信息资源中心197

(三)综合集成创新198

(四)电子政务云平台199

第九章 维基解密与开放政府: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201

一、维基解密及其对各国信息安全的巨大冲击201

(一)政府信息系统普遍存在安全漏洞和管理隐患,泄密事件危及系统安全202

(二)网络时代安全保密难度增大,各国政府重新审视信息透明范围203

(三)网络信息的自由传播危及国家信息安全,网络监管不容忽视204

(四)“网上无政府、无国界”状态危害突出,各国强化安全保密战略205

二、共同的问题:从维基解密看信息安全的边界206

(一)政府秘密的界定与信息的开放自由206

(二)市场自由竞争与商业秘密保护207

(三)公权与私权的平衡208

三、共同的挑战:保护信息安全的策略209

(一)确定信息保护原则209

(二)建立国内适用、国际共享的全球信息保护机制210

(三)建立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211

四、维基解密事件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212

(一)制定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发展规划212

(二)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213

(三)加快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步伐213

(四)加快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13

第十章 全球电子政务发展趋势215

一、2012年全球电子政务总体发展态势215

(一)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15

(二)推进以公民为中心的一站式政府217

(三)政府向民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渠道218

(四)向弱势群体提供电子服务以弥补数字鸿沟218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219

(一)美国219

(二)欧盟221

(三)英国222

(四)新加坡223

(五)韩国225

三、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特点226

(一)以移动化为契机,提供便捷泛在服务226

(二)大力推动面向社会的数据公开,带动社会创新227

(三)积极推动数据中心整合,促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229

(四)促进服务渠道多元化,提高民众参与度230

(五)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服务范围和效果230

(六)优化基础环境,强化可持续发展保障231

四、全球电子政务发展展望233

(一)“智慧城市”顺势而生,成为电子政务发展导向标233

(二)拓宽网络交流渠道,打造电子政务,促进民主建设新模式234

(三)加强融合,推动高效能的无缝隙政府建设235

(四)推动IT应用低碳化,积极建设绿色电子政务236

(五)信息安全局势更加复杂多样,保障力度逐步加大236

后记237

热门推荐